一、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首次公布,合格率100%,优良率近60%
1月9日,市民政局首次公布了“2017—2019年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平均81.4分,成绩喜人。这表明,近年来,上海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通过在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持续推动标准化建设,全面深化“全市通办”,全面推进“一网通办”的努力取得重要成果,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跃升新台阶。
此次第三方评估自2019年5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历时八个月,全市220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部参评,得分均超过60,合格率100%。其中,48家获“5A”(,90—100分)考评,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和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以99.5的高分,并列全市。同时,有83家获“4A”(良好,80—89.5分)考评,61家获“3A”(中等,70—79.5分)考评,另有28家获“2A”(合格,60—69.5分)考评。分区来看,虹口区、青浦区得分位居领先,杨浦区、黄浦区、浦东新区、松江区、金山区进步显著。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
(杨浦区行政服务中心)
(青浦区行政服务中心)
此次第三方评估设有“服务规范”“管理规范”“专项评估”等3大类45项指标,评估时所有指标必须“逐一过堂”。更重要的是,评估不仅将“一网通办”和“全市通办”服务效能纳入指标体系,而且还设置了后台数据评测指标,可精准反映受理中心人员能力建设、综合窗口设置等情况,以及“一网通办”“收受分离”等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从而更贴近日常工作状态。
评估表明,过去三年,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所有“服务规范”与“管理规范”指标全部达标。其中,“服务规范”方面,“环境设施”与“服务能级”得分较高;“管理规范”方面,“档案管理”“网络运行”“内控管理”等方面提升迅速。
二、通过推动标准化建设,全面深化“全市通办”,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取得重要成果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是上海设在街镇层面,集中为市民提供个人政务服务的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是政府为民办事的一线窗口。
多年来,民政部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倾力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尤其是2018年以来,上海通过持续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深化“全市通办”,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不断建设、完善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全市通办、全年无休”的工作格局。
1、“一网通办”已落实到188个事项;同时,“当日申请,当日送达”也已从期待成为现实
自2018年10月,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平台对接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初步实现“网上办事”以来,市民政局牵头下沉事项的各个委办局,不断开展事项梳理和业务流程改造。目前,市民打开“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进入“一网通办”专栏,点击“个人社区事务服务”模块,即可在线办理12个政府部门的188个事项(注:总共189个事项)。其中,40个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群众办事可“一次都不跑”。其余事项,则通过“网上预审”,尽力让市民办事“跑一次”。
2、“全市通办”:再造业务流程,“把麻烦留在受理中心”的举措,2019全年惠及百万市民
2018年3月起,上海在全市所有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施个人政务事项“全市通办”,即通过打破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让居民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均能申请办理事项,减少奔波,“就近办事”。目前,全市12个政府部门下沉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189个事项中,也已经有188个事项可以全市通办。
2019年,本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年受理1250万件个人政务事项,其中异地办理169 万件,占比13.5%,“全市通办”成果已惠及百万市民。
3、持续推进更多事项“一次办成”:优化办事流程,尽量让居民群众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实现“全市通办”“一网通办”以来,市民政部门牵头各个相关部门,深入推进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审核时间。目前,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内的大部分事项可“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三、推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上海还将推出更多便民新招
1、“随申办”APP不久即可在线申办
经市民政部门牵头,上海各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已经依托“随申办”APP,开通了社区政务服务的在线预约、电子亮证等功能,在线申办不久也将实现。
注:通过对接市“电子证照库”,在线下受理大厅推行“电子亮证”后,市民群众前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结婚证等20余种证照,都不用再带原件了。
2、“超级自助服务终端”正在试点,服务能级即将再提升
2019年6月以来,根据市政府要求,在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启动“超级自助服务终端”试点。
由于超级自助服务终端的通用性、拓展性十分强大,目前已可办理部分个人事项和涉企事项。未来,该终端还将整合受理中心现有各类自助终端,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好的办事体验。
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推进取得进展
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民政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推动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认真梳理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事项清单,协助上海大数据中心完成“三省一市”个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梳理;积极研发信息系统,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开发长三角“一网通办”信息传输模块。同时,市民政部门已指导各区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试点开设“长三角通办”专窗,规范日常运行,并逐步扩大专窗范围。目前,16个区共开设54个社区事务受理长三角个人政务“一网通办”线下专窗,市民可跨省办理21个自然人事项,包括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相关手续、社保咨询和参保情况查询打印、敬老卡申领及发放、婚姻登记档案查询等项目。21个事项中,上海提供20项、浙江4城提供11项、江苏1城提供9项、安徽8城提供7项。
五、强化准入管理:进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事项,必须支持“全市通办”“一网通办”!
市民政局下一步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持续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三一两全”建设成果。
市民政局将继续把是否支持“全市通办”“一网通办”,作为部门下沉事项至受理中心的必要条件、重要前提。为此,将加强准入管理,保证服务品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办事体验。
销售电话
13916277990
31391329
微信二维码